最近最Hot的話題不外是消費券了.
報紙刊的, 大家討論的, 都是有關消費券如何用最經濟. 連台灣的Flag Carrier航空公司老大哥梅花航空也適時湊一咖, 網路推出每日100張亞洲區域航線機票可用NT$3600消費券購買. 梅花航空此舉果然造成話題和搶購, 替公司省下了大筆銀子的廣告費用. 看來最聰明的人是清楚如何妥善運用話題熱度來創造利潤.
不過網路電子報看雖看, 我還是最期待證嚴上人發表她自己對於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看法. 上人在過去常會在人間菩提等節目中說出自己對於社會現象的看法, 她的看法常常令人讚嘆--有別於凡人世俗的眼光. 這次台灣政府對全國國民發放消費券, 在上人看來, 她自己有很多的感觸.
由於全球大環境景氣欠佳, 她已經提過希望大眾用"清平致富"的態度回歸簡樸生活, 共同渡過景氣低迷難關 (詳情請見之前發表的文章). 許多製造商因為接單量大減, 不得不大量刪減人力, 結果是造成失業率的增加. 人民生活痛苦指數達到高點. 收入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消費通貨緊縮. 我媽媽有跟我提過, 上人在一次志工早會有說, 今年因為景氣低迷, 民間捐款意願較往年低落很多, 因而慈濟人今年募款的難度非常高, 目前最急迫需要的就是需要要有捐款幫助弱勢感恩戶.
看到台灣社會不少家庭因為遭到裁員資遣失去經濟支柱, 使他們的生活頓時陷入了困境, 看了真是心疼. 我跟媽媽說請她幫我領到消費券後就直接捐給慈善團體, 我想要讓三千六百元新台幣的消費券其功能發揮到最大. 這筆錢對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消費, 用掉它並不會讓我的生活改善到哪裡, 但是對於生活陷入困難已久的家庭來說, 三千六百元可以讓他們購買食物, 生活必需品等, 讓他們安心生活一段時間. 幫助需要援助的人們, 讓他們獲得心靈上的安慰, 免於陷入經濟困頓恐懼的威脅, 這是消費券背後看不到的功能.
企業家例如林百里先生在最後一段新聞中, 鼓吹其企業員工捐出3600元消費券幫助弱勢, 為社會送暖. 台灣社會中不乏有例如林百里先生的企業家, 在發達後不忘回饋社會, 很令人感動. 他強調捐出消費券不只是送出溫暖, 更是讓接受幫助的人們"看見春天的希望".
學會用菩薩心看世界, 就是學會放下.
(以下新聞是取自於電子報上的報導)
小孩領消費券 證嚴上人:機會教育
證嚴法師昨到台中縣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活動時,認為即將發放的消費券無法用來看病或繳學費,也無法用來照顧清寒家庭,有點「美中不足」。
佛教慈濟基金會豐原靜思堂昨天舉辦歲末祝福活動,台中縣長黃仲生也到場,虔誠接受證嚴法師祝福,並請教消費券的看法,證嚴法師說:「消費券很好,可以刺激消費,不過不能用在看病及繳學費,對清寒家庭來說相當可惜!」
證嚴法師說,每個小朋友也可領到消費券,家長可趁機會教育小孩珍惜,並與父母充分討論如何使用,落實消費券發放功能。
腳踏實地 就不因變化所苦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上人覺得此刻台灣人應該怎麼面對這個經濟低迷的時代?
證嚴法師答(以下簡稱答):生活本來就是要固本。其實生活一樣在過,時間還是分秒在流失。怎麼樣的享受也不夠。算起來也是同樣那幾個小時,那幾天,很單純過日子就好,生活根本顧好就好。
泡沫虛華的生活一旦習慣了,萬一景氣變化了,就不能適應了,所以人啊,腳踏在土地上,應該去面對人生,很根本的生活顧得到就好。昨天,我看到我們的草根菩提,也就是環保志工的故事,很感動:這位環保志工,現在已經70多歲,她一生中都在受苦,從小6歲就覺得人生真苦,最苦的時候,是30多歲,5個孩子,做農產加工剝蒜頭,一天都不敢沒有工作,什麼工都要做,很拖磨。
不過受苦有代價,她的家庭在雲林縣莿桐鄉,現在是模範孝道的家庭。雖然現在孩子都成人在外地,但是都很成材。感覺人生,從小到大都有苦,這樣的苦走過就好了。
問:上人看這波金融風暴有沒有給很多人帶來衝擊?給台灣社會帶來什麼改變?
答:只是心而已。如果像草根菩提那樣的慈濟人,她的人生是苦一直堆疊上來,所以現在她不會覺得苦。現代人都覺得苦啊?但是我都覺得,現在哪有苦啊!台灣已經夠好了。
應該在此時,教育人人回歸人的根本。生活,清清淡淡就好。養成人生根本的價值觀。
只存慈悲 消費券可有可無
問:政府為了振興經濟,1月18日發放3600元消費券,上人對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看法如何?
答:消費券沒有辦法兌現,我們很傷腦筋,有的孤老無依的貧戶想要領現金,貧、殘的人,會自己去領消費券嗎?領回來會善用嗎?
很多人拿了3600元不知道怎麼用。像你有小孩,要買奶粉、尿布,過去沒有消費券,還不是要買。有和沒有,不是差不多!既然有了,又何必要貪那3600元?收到了也沒有因此比較富有。可能為了花那3600元還會負債。
不是有一陣子為了現金卡刷卡,刷到變成卡奴,還有卡奴刷卡刷到跳樓,刷到燒炭自殺嗎?這些錢如果拿來做國際公益,不知道多好?
問:上人打算如何用這筆錢?
答:因為我沒有用過錢。5元、1角長什麼樣子我都不清楚。
一般老百姓我看得到的,都在問:拿到消費券要做什麼?問我,我就說拿去捐。但是捐獻也有問題,一定要花掉,又不能換現金。過去慈濟呼籲賑災,大家捐都會捐,但是2008年5月間,國際的兩個大災難,呼籲救助緬甸、斯里蘭卡,捐獻就比較難了。
還有最近非洲辛巴威有霍亂傳出,以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都需要大家幫助;還有現在海地的大飢荒,這些都是我們準備要去做的。
林百里 發起3600送暖
電子產業雖受景氣衝擊,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卻持續向社會送暖,與產業界共同發起「3600送溫暖、愛心企業送希望」活動,期望發揮企業員工挺社會精神。
林百里說,「對於有工作保障及固定收入的廣達人,這額外的3,600元可以轉換成為弱勢民眾的救命錢」。
林百里與企業界發起「3600送溫暖」活動,獲富邦金、國泰金、宏碁、友達、台達電等知名企業響應參與,廣達計畫下周一(12日)召開記者會,由林百里主持,呼籲更多企業共同參加。
林百里致員工公開信指出,「我希望廣達同仁珍惜擁有工作的幸福,把這份額外的禮物化為溫暖傳送給弱勢的同胞,透過社福團體將消費券分配給失怙的孤兒、失學的學子、無依的老殘以及失去經濟支柱的家庭,藉由他們消費的方式來活絡消費市場,用你的愛心來振興經濟,也讓你的善行為你累積更多的福報!」
林百里指出,景氣寒冬時,仍有餘力的人,有責任伸出援手扶助貧苦的人一起渡過艱難的困境,這樣才能一起欣賞春天到來時,那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景象。讓「3,600元送的不只是溫暖,更是看見春天的希望」。